龙8国际app-手机客户端下载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原创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经济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地入股化 经营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 耕作机械化
昔日“薄弱村”今成“领头羊”
来源:
作者:莫青 王菲
发布时间:2024-09-26 07:02:19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获悉,截至目前,同仁市日秀玛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18.98万元,分红117.58万元,群众分红增收6000元到16800元不等。这个曾经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同仁市富民强村的“领头羊”,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效益“三赢”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同仁市在黄乃亥乡打造“日秀玛”模式,先行先试探索出“土地入股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的绿色农业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村集体经济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同仁市深入实施“创特色、抓示范、立标杆、带整体”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把产业振兴作为日秀玛村“两委”主要议题。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村“两委”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充分发挥乡党委“火车头”作用,指导村“两委”研究谋划发展思路、用活集体资产、确定产业项目,积极推动项目落地。

  同仁市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党支部政治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群众能动作用有效融合,按照土地集约化种植标准,盘活日秀玛村内撂荒地,流转农户土地,规模化种植饲草、油菜、黑青稞、豌豆等农作物。建成黄乃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配备14类70余台现代农机设备,实现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减轻群众农业生产负担,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同仁市打造黄乃亥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多方协调争取资金30万元,在同仁市区建设黄·念藏特色美食体验直销店,完善“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建立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闭环。

  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黄乃亥乡通过土地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的股份合作方式,探索建立“整村推进+集体经营+股份合作”“资源整合+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的发展新模式,打造集饲草种植、收割、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运营的饲草产业基地,全面提升饲草“种、收、加、储、运”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农户参与饲草产业发展各环节,拓宽农户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吸纳全乡350余人本地就业转化,劳务收入年创75万元。

  同仁市邀请省级农牧业高级专家、青海大学科技特派团,为饲草产业稳步发展“把脉问诊”,推广种植适应性强、产量高、饲用价值优、抗逆性好、抗病性强、耐寒耐旱的青田1号燕麦、豆科牧草、蒙饲燕1号等6个优质良种饲草新品种,成为黄南州首个自供自营自销的饲草基地。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一行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格尔木:党建领航大格勒乡“红色小镇”
世界首条全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输送通道
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西宁:激活领导干部 责任落实“神经末梢”
玉树:税务携手工商联 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24H热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国企强党建 经济强支撑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青海代表团议案建议准备工作协调会
住青全国政协委员赴贵州学习考察
【全会精神在基层】"脚沾泥土" 乡亲们的事才能办实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让母亲河展新颜
【记者见闻】是田园梦,也是乡村振兴梦
【江源新语】紧抓机遇 乘势而上
【乡村振兴在青海】三角城村唱响“田园牧歌”
76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我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收费标准明年9月起调整
热点图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微创手术”让母亲河展新颜
【学思想 强党性 重...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协2023“友好日”活动
青海亮相全国对外友...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仪式成功举行
青海两款即开型体育...
【乡村振兴在青海】三角城村唱响“田园牧歌”
【乡村振兴在青海】...
【生态观察】海东:以“绿”为媒,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新路径
【生态观察】海东:...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乡村振兴在青海】“丰”景这边独好
【乡村振兴在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龙8国际app-手机客户端下载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号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地入股化 经营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 耕作机械化
昔日“薄弱村”今成“领头羊”

西海都市报
2024-09-26 07:0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地入股化 经营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 耕作机械化
昔日“薄弱村”今成“领头羊”

西海都市报
2024-09-26 07:0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地入股化 经营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 耕作机械化
昔日“薄弱村”今成“领头羊”

  • 2024-09-26 07:02:19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获悉,截至目前,同仁市日秀玛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18.98万元,分红117.58万元,群众分红增收6000元到16800元不等。这个曾经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同仁市富民强村的“领头羊”,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效益“三赢”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同仁市在黄乃亥乡打造“日秀玛”模式,先行先试探索出“土地入股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的绿色农业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村集体经济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同仁市深入实施“创特色、抓示范、立标杆、带整体”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把产业振兴作为日秀玛村“两委”主要议题。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村“两委”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充分发挥乡党委“火车头”作用,指导村“两委”研究谋划发展思路、用活集体资产、确定产业项目,积极推动项目落地。

  同仁市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党支部政治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群众能动作用有效融合,按照土地集约化种植标准,盘活日秀玛村内撂荒地,流转农户土地,规模化种植饲草、油菜、黑青稞、豌豆等农作物。建成黄乃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配备14类70余台现代农机设备,实现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减轻群众农业生产负担,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同仁市打造黄乃亥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多方协调争取资金30万元,在同仁市区建设黄·念藏特色美食体验直销店,完善“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建立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闭环。

  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黄乃亥乡通过土地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的股份合作方式,探索建立“整村推进+集体经营+股份合作”“资源整合+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的发展新模式,打造集饲草种植、收割、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运营的饲草产业基地,全面提升饲草“种、收、加、储、运”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农户参与饲草产业发展各环节,拓宽农户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吸纳全乡350余人本地就业转化,劳务收入年创75万元。

  同仁市邀请省级农牧业高级专家、青海大学科技特派团,为饲草产业稳步发展“把脉问诊”,推广种植适应性强、产量高、饲用价值优、抗逆性好、抗病性强、耐寒耐旱的青田1号燕麦、豆科牧草、蒙饲燕1号等6个优质良种饲草新品种,成为黄南州首个自供自营自销的饲草基地。

作者 莫青 王菲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